2023-07-260次浏览来源:网络
(母亲深圳生活22年 因居住证问题女儿无法高考(2))
解说:
从2013年的12个省份到今年的28个省份,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涉及的范围在扩大,而惠及的人数也在成倍增加。2013年的时候参加异地高考的有1444人,而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变成了5.6万人,是2013年的12.6倍。数字变化的背后是政策从上至下的层层推进。几年前,异地高考还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从2012年开始,这个梦想慢慢变成现实。
2012年8月底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人事部制定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在当地参加升学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原则上在2012年年底前,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随后教育部负责人也表示,教育部在积极与各省协商,如何落实异地高考政策。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所以我想,我们现在的态度就是,积极的推动落实国办转发这个文件。确保符合条件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防止高考移民。
解说:
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要求各地要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具体的办法,提出具体的准入条件。
袁贵仁:
首先家长得符合条件,第二学生还要符合条件。
解说:
在此之后,教育部开始了推动异地高考落实的进程。2012年11月,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列举了2013年两会前关于教育的12项具体任务。其中吩咐京沪粤等地,督促指导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方案,被排在了12项工作的第二位。而在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中,人们的声音不一,有的拍手叫好,也有的提出反对意见。
京籍异地高考反对者阿庆:
比如说理解排名前500,我可以报清。如果再放开以后,我只能排在前一百名,我才能有资格竞争清、北。怎么可能,比如说我是当事人的家长,那我一定愤怒的。比如说这碗饭我能吃的,就是因为你来了,我吃不了了,凭我不能表达我的不满。
解说:
尽管存在不同声音,教育部仍然坚持推动异地高考政策。2013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13年的工作要点,其中督促各地落实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程度亮点。而当时多省份也相继出台了异地高考方案。2013年6月,江苏、辽宁等12个省份的随迁子女有幸第一批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
江阴一中学生叶敏:
听说到,当时不能吧,怎么可能就马上这个政策就变了,就变成可以了。
评论员:
每一个省对于自己的辖区内,它的异地高考的政策是什么样,而且它这个门槛是什么样,是不一样的。举两个例子,首先来看山东省,它属于比较宽松的,门槛低。什么人能够参加山东省的异地高考,必须有山东省完整三年高中阶段的学习经历,第二,必须具有山东省高中阶段的学籍,仅此而已。广东省的门槛相对高一些。要在广东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且连续三年以上持有居住证,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考生具有广东中职学校3年完整学籍的才可能表明参加今年的高职学校的招生考试。这是两个省比较极端的两个例子。
再来看全国的情况,不管这28个省是什么情况,基本上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考生的学籍;在居住地就读的时间;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的工作;合法稳定的收入;还有社保的证明。从各地的情况来看,可以总结出几种类型,一个是政策比较宽松,也就是门槛比较低,比如江西、山东。第二类,有限的放开,逐步的推进。比如说广东从2014年开放高职招生的考试,从2016年可以参加高考。第三类就是限制报考,比如说北京今年只限于高职的院校。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发布了一个文件:坚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有这么一个精神。因此各地在随后也就制定了各地自己的政策。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储朝晖。储先生,我们今年是将近一千万的学生参加高考,但是其中有5.6万人,这个数字跟整个参加高考的人数相比是很小的一个数字。但是这个数字它起到的作用却挺大,您怎么看待这样一个微笑的数字。
储朝晖:
这个数据就是,代表我们这个政策解决了5.6万个学生和家庭的困难,这是是非常有价值的,非常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个政策这些学生还要回到他没有生活条件的户籍所在地方生活和学习、报考,这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所以这个政策解决了他们很大的困难,解决5.6万个人的困难。
评论员:
事情都是这样,不可一口吃一个胖子,馒头要一口一口吃。但是,教育和其他不一样,作为考生的家长,总是希望我能一下子能达到我心目中的目标,比如说北上广,这些核心的城市。人们还是把重点放在这里,因为异地高考的重点的确就是这里。但是我们看到今年放开的异地高考并没有触及到这一个核心。您又怎么看?
储朝晖:
刚刚讲的这几个地方,大约占整个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数量的1/3,所以是一个重点,是最关键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有它的困难,但是各个地方政府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不光要考虑到困难,要有放开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对当地也是有利、有弊。比如讲解决当地的人力资源问题,解决当地的学校的深远问题,都是有利的,对当地的经济也有作用。各个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家底摸清楚再做决定,不要想当然的说我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评论员:
储先生,我们从短片里面有能够看到北上广这些人口迁入的比较多的这些城市,的确有自己的苦衷。比如说北京这些天,大家都知道北京已经进入到一个严重缺水的状态。像北京这种大城市的自然资源、教育资源、人口存在的压力,这些的确都是现在存在的一些阻碍,您怎么看?
储朝晖:
就是我们要看到这个困难,从家长这个角度来说,也要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作为政府,还是应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首先要把自己的这个情况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属于哪一类的情况,应该放到什么程度,把它放一个适当的度,不要一概的把问题的想的更大,或者想象的很难。事实上很多的问题并不像想象得那么难,一定尽可能的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
评论员:
你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话题,可能从您的角度,认为城市的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不是那么难。如果站在城市的管理者甚至站在城市当地的居民来说,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您怎么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储朝晖:
现有的计划招生体制下面,我们放开对随迁子女就读地高考,会对当地的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从两个角度考虑。第一,现有的户籍所在地这些居民的所获得的权利是在计划体制下,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特权,从公平意义角度来说是不符合公平的原则。第二,让自己的孩子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这本身也是一个更有利的成长和发展环境。
评论员:
刚才我们也看了,分为三类,山东、江西门槛比较低,一种像北京门槛比较高,但是我们也看到居在其中的广东,它是属于逐步放开。比如说今年放开高职,到了2016年放开高考,这有没有提供一种模式、一种趋势,以后逐步的有一种时间表和路线图的放开?
储朝晖:
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各个地方对自己能够放开多少,有多少容量,然后解决多少问题,可能没有一个准确的估计。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一年的异地高考实施以后,摸清情况进一步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放开,根据实际情况把这个政策放到位,这是基本的操作的模式。
评论员:
这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好,谢谢储教授,稍后我们有更多的问题给您。异地高考并不是单纯的高考问题,它涉及到系统的教育利益再平衡的问题。我们再继续往下看。
上一页123下一页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