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30次浏览来源:网络
(深圳居住证暂住证被指无太大区别 市公安局回应)
专家会诊??
深圳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刘开明
“将居住证称为深圳‘绿卡’不合适”
记:有人说居住证和暂住证是换汤不换药,有人说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消除了外来人员的歧视感,你如何看待?
刘开明(以下简称“刘”):暂住证改为居住证不能说一点意义都没有,至少体现了一点进步,但是是否能够消除非户籍居民的歧视感,我觉得也没有这么大的作用。
居住证和暂住证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暂住证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信息储存的功能,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居住证有连续性,不像以前的暂住证那样一年一换,能够积累自己在深圳的工作经历和生活经历,渐渐增强外来劳务工在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管理功能必须,服务功能更重要”
记:居住证既有管理功能也有服务功能,你如何看待这两种功能呢?
刘:首先我认为管理的功能是必须的,任何一个政府都需要了解其管辖内人口的各种信息,但是对于一个公民来说,政府体现出来更重要的应该是对其服务的功能,而不是管理。管理是政府内部的、后台的事情,只要我是一个守法的公民,我应该享受的就是政府给我服务的功能,而不是时时刻刻对我的“盯防”。
因此两者比较,服务功能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居住证上,这方面体现得并不明显,还是以方便政府管理和控制为主。比如说公安部门有关人士提到的:推行居住证的主要目的是“让有证的人更加方便,让没证的人寸步难行”,又比如居住证上还增加了个人犯罪信息的记录等,都体现了对人口控制力度的增加。
至于其所承诺的服务功能,如交通优待、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则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如小孩的上学问题,理论上虽然可以有所优惠,但还是免不了要交借读费用。所以,我们不要看政府承诺了什么服务,关键是要看这些承诺能否落到实处,公民如何才能够享受得到。
“政府承诺要沉下去”
记:如何才能保证政府所承诺的各项服务能够落到实处呢?
刘:政府承诺的这些服务要沉下去,要落到实处单靠政府是不行的,要充分动员和运用民间的组织。关键是看政府能否把语言政策化作行动,把投入公平公正地分配到公办和民办的机构,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源和NGO等组织,不要把资源都控制在政府机构手里。
记:深圳从1984年开始实行暂住证制度,20多年后又推出了居住证,你觉得将来在流动人口的管理上,还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呢?
刘:有媒体把居住证称为深圳的“绿卡”,这是不合适的,因为两者的功能和权限有着太大的不同。如果你持有国外的绿卡,除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其他所有的权利都可以享有,和当地的居民没什么两样,这是居住证所赋予的权限所不能比拟的,至少居住证现在没有发展到这样的程度。
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我认为政府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方法将会有比较大的变动,在未来5年内,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不仅是深圳的事情,而是全国的问题。目前以居住地为主把人捆绑在一个地方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不合理的,中国人应该持有一个身份证,就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自由地生活、自由地就业、自由地迁徙。
著名户籍制度研究专家、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星斗,深圳著名网络剑客、
《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金心异
“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居民要一步步实现”
记:社会上对居住证提供的公共服务似乎还有很多微词,您是否有所耳闻?
胡星斗(以下简称“胡”):不止深圳,其他城市也曾提出过实行居住证制度,当然深圳的情况更为典型,更具有重要意义。不能期盼一个居住证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公民权利的获得有一个梯度的问题,它是逐渐增加逐渐实现的过程。以前深圳就对外来人口提供了某些公共服务,现在居住证也许不一定增加了很多,但我想未来居住证逐渐会成为“绿卡”,享受当地全部的市民待遇。有一个推行居住证的开始,我相信会有一个好的结束。
金心异(以下简称“金”):我听说了。对居住证我们还是应该肯定。首先,它使人口管理更为科学、更有效率、更加人性化。管理提升有什么不好呢?毕竟以前连这一点都没有做到。第二,居住证的服务功能有蛮大的提升,教育、医疗、社保都有一些细微的进步。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一下子从200万人扩充到1000万人,这是不现实的,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做到,只能一步步“装”一些公共服务进来。我相信政府愿意去做,但是不能指望在1200万人中一步实现均等。
“民众和政府都应理性”
记:有人认为居住证主要还是着眼于管理,政府提供的服务和外来人口的期待还是有差距的。
胡:方便管理肯定是政府要考虑到的问题,但也不完全是为了这个。如果完全是为了管理,完全可以保留暂住证,只要加强查证就可以了,居住证通过给外来人口一些待遇来吸引他们办理,更方便管理,用不着像暂住证一样强制办理,或者怎么催促都有很多人不去办理,居住证通过利益吸引自动达到管理的目的。
金:外来人口的期望一下子提到很高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对政府有压力的。要覆盖的服务范围更大必须等下一步,当然,这一步不能等到两年或五年后再启动。民众要理性,不能把政府逼死一步到位,而政府也要加强和市民的沟通,双方都要理性。
“中央宜出资支持地方改革”
记:之前沈阳、上海等城市已经推行了居住证制度,据您观察,这些城市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深圳借鉴和吸取呢?
胡:很多城市都实施了居住证制度,有些地方的两证确实是没有差别的。
这涉及到财政能力的问题,现在中国沿海的很多城市财政汲取能力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可以从深圳、广州、上海等发达城市先做起。而且我认为中央也应该给这些改革的城市予以支持,这样改革措施才能推广,否则就可能走回头路,就像郑州。郑州曾经放开了户籍,很多人涌入,享受各种社会保障,但是郑州财力有限,后来又恢复了暂住证,严格了户籍制度,是一个失败的典型。中央有义务拿出资金来支持、鼓励这些城市进行改革,因为这是关系到中国全局社会和谐发展和保护公民权利,以及对户籍制度进行攻坚改革。
记:也就是说深圳推行居住证不仅仅是深圳的事?
胡:户籍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打破特权,谁也不愿意打破自己的特权,我对这些能够进行改革的城市表示钦佩,它是为了国家长远的发展而自觉打破某种特权。深圳、广州比北方很多城市做得好,但是要真正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的确是要消耗很多财力,需要作出贡献,这种精神是可贵的。
责编:赵德礼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